生物濾池生產(chǎn)供應是一種基于土壤自凈原理的生物處理技術,主要用于污水處理。
設備優(yōu)點:
處理效果好:能夠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懸浮物等污染物,出水水質(zhì)較好,可達到排放標準。對于一些可生化性較好的污水,經(jīng)過生物濾池處理后,COD(化學需氧量)去除率可達 80% - 90% 以上,氨氮去除率可達 90% 以上。
運行穩(wěn)定:生物濾池中的微生物膜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水質(zhì)、水量和溫度等因素的變化,運行穩(wěn)定性較高。即使在進水水質(zhì)波動較大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較好的處理效果。
操作簡單: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和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和管理。日常運行中,主要是定期監(jiān)測水質(zhì)、控制進水流量和水位、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等,操作相對簡單,維護成本較低。
生物濾池生產(chǎn)供應
投資成本低:與一些其他污水處理技術相比,如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應器等,生物濾池的構(gòu)造相對簡單,設備投資和建設成本較低。同時,由于其運行能耗較低,長期運行費用也相對較少。
設備分類:
普通生物濾池:也稱為滴濾池,其特點是濾料粒徑較大,一般為 20 - 50mm,濾層較薄,通常在 1.5 - 2.0m 左右。污水在濾池表面的水力負荷較低,一般為 1 - 4m3/(m2?d),有機物負荷也相對較低。普通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較好,出水水質(zhì)穩(wěn)定,但占地面積較大,適用于處理中小規(guī)模的污水。
高負荷生物濾池:為了提高生物濾池的處理能力和效率,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發(fā)展了高負荷生物濾池。其濾料粒徑較小,一般為 4 - 10mm,濾層厚度較大,可達 2 - 4m。污水在濾池表面的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都較高,水力負荷一般為 5 - 20m3/(m2?d),有機物負荷為普通生物濾池的 2
- 10 倍。高負荷生物濾池通過增加濾料的比表面積和提高污水與微生物的接觸效率,縮短了水力停留時間,從而提高了處理能力,但出水水質(zhì)相對普通生物濾池略差,通常需要進行后續(xù)處理。
塔式生物濾池:是一種新型的高負荷生物濾池,因其外形類似塔式而得名。塔式生物濾池的高度一般為 8 - 24m,濾料采用輕質(zhì)、高強度的塑料濾料,如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由于濾池高度較高,污水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動,水流速度較快,能夠有效地沖刷濾料表面的生物膜,防止生物膜過度生長而堵塞濾料。同時,塔內(nèi)空氣自然對流強烈,通風良好,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氣,有利于提高處理效率。塔式生物濾池具有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等優(yōu)點,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水和工業(yè)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