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上午,中鐵水務灃西新城污泥處置項目迎來了一群特殊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西安高新第二十八小學二年級的45名師生及家長。他們帶著好奇與求知,深入這座“污泥變資源”的現代化工廠,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huán)??萍继矫刂谩?br />
探秘起點:從“污”到“清”的蛻變
項目負責人首先帶領大家揭開污泥的“身世之謎”。當得知這些污泥主要來自西安市23座污水處理廠,是城市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后產生的終端產物時,孩子們的小臉上寫滿了驚訝。“原來我們每天洗手、洗澡的水,最后會變成這樣的東西呀!”一位小朋友不禁感嘆道。
工藝解密:科技賦予污泥新生
步入二樓,車間的大型機器映入眼簾,先進的"兩段式干化+熱解氣化"技術成為焦點。負責人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生動描繪了污泥的"瘦身"與"變身"過程:
1. "快速甩水"——薄層干化:如同將污泥攤煎餅般平鋪在薄層機內壁上,含水率80%的濕泥在干化機內迅速蒸發(fā)水分,快速"瘦身"至含水率50-55%。
2. "深度烘干"——帶式干化:初步干化的污泥如同面條般切碎送入帶式干化機,巧妙利用薄層干化產生的廢氣余熱繼續(xù)脫水,最終變得干爽輕盈(含水率約15%)。
3. "點泥成氣"——熱解氣化:干泥顆粒在高溫氣化爐中經歷轉化,有機質分解為一氧化碳和氫氣等可燃氣體。這些氣體燃燒產生高溫煙氣推動鍋爐產生蒸汽,蒸汽又循環(huán)用于前端污泥干化,實現能量的"自給",形成閉環(huán)。
循環(huán)再生:解鎖污泥的生態(tài)價值密碼
在中控室,巨大的屏幕實時跳動著生產數據及設備運行狀態(tài)。孩子們專注學習如何通過這個"智慧大腦"精準控制處置流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經除塵、脫硫、脫硝處理)、廢水(廠內回用處理)及臭氣(經化學+生物處理)均被嚴格凈化,確保達標排放,踐行安全環(huán)保理念。
最令孩子們興奮的是了解污泥的"華麗轉身"——處置后減量率高達90%,最終產物可安全用于建材生產。"原來污泥能變成磚塊、陶俑等有用材料,不再是垃圾了!"孩子們的驚嘆深刻詮釋了"變廢為寶"的循環(huán)意義。
寓教于樂:播撒綠色種子
參觀在熱烈的環(huán)保知識搶答中達到高潮。孩子們踴躍回答"污泥含水率是多少?""處置后的產物去向如何?""每日處置量多少?"等問題,自信的童聲印證了實踐課的成效——科技的奇妙與環(huán)保的種子,已在心中生根發(fā)芽。
灃西污泥處置項目作為西安市污泥處置重點規(guī)劃項目之一,占地65.6畝,總投資5.99億元,污泥處置規(guī)模達600噸/日。該項目不僅以領先工藝打通污泥處置全鏈條,更以開放姿態(tài)承擔環(huán)??破丈鐣熑?,向下一代清晰傳遞"節(jié)能低耗、安全環(huán)保"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當孩子們帶著對"污泥變形記"的驚嘆離開時,守護綠水青山的承諾,已在他們明亮的眼眸中悄然點亮。
來源:固廢事業(yè)部 / 張艷
編輯:呼和浩特中鐵水務 / 姜祉旭
主辦:黨群工作部
原標題:污泥變形記:從城市"代謝物"到
再生資源的奇幻之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huán)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huán)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huán)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huán)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huán)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