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電話
吉首市中誠(chéng)制藥機(jī)械廠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Qī Gū Cǎo
【別名】漆姑(陶弘景),珍珠草(《滇南本草》),瓜槌草、牛毛粘(《植物名實(shí)圖考》),地松、匿鼻藥(《貴州民間方藥集》),大龍葉(《貴州草藥》),羊兒草(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來(lái)源】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4~5月間采,曬干或鮮用。
【性味】
苦辛,涼。
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無(wú)毒。
?、凇逗纤幬镏尽罚核岣?。
【功能主治】
治漆瘡,禿瘡,癰腫,瘰疬,齲齒,小兒乳積,跌打內(nèi)傷。
?、偬蘸刖埃函熎岑?。
?、凇兜崮媳静荨罚褐蚊婧邸P峦弑焊蔀槟?,熱燒酒服。
③《植物名實(shí)圖考》:利小便。治小兒乳積。
?、堋秶?guó)藥的藥理學(xué)》:絞取其汁,治惡瘡、禿瘡及漆瘡,又療齲齒。
?、荨顿F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癰腫、瘡毒;口含治蟲牙;塞鼻治鼻匿。
?、蕖端拇ㄖ兴幹尽罚禾崮摪味?;治瘰疬結(jié)核。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汁涂或搗敷。